§ 摺 友 會 §
名師緣聚,一“紙”“玩”美。
文/武漢神龍小學黃水中老師
丁酉三月春光美,
神小滿園紫燕飛。
名師緣聚銜枚坊,
玩美摺紙童心回。
自古華夏多文明,
蔡倫紙制高智慧。
祭祀又創摺紙術,
紙摺萬物真奇偉。
而后東移至日本,
不多時日傳歐美。
誰知榮華發異域,
大匠摺紙滿天飛。
薄紙多才成絕藝,
片紙寸金堪昂貴。
而今西人睥中國,
摺紙高手有幾位。
吾國摺紙步后程,
每思此事把頭低。
我輩豈能負古人,
傳承斯道志不悔!
3月17日下午的神龍小學黃水中名師工作室開展了一場剪刀與彩紙交融的摺紙專題活動。特邀武漢摺紙藝術家、摺友會副會長李星旺先生做客指導。武漢開發區(漢南區)各中小學的美術骨干教師和神龍小學愛好摺紙的學生代表也積極參加了此次活動。
活動中,李星旺老師向大家用心講述摺紙藝術的淵源,耐心展示摺紙的技巧,細心指導老師們完成了三個摺紙作品。李老師說,他研究摺紙幾十年,最喜歡和孩子們及年輕的老師們分享摺紙的心得。他希望現在的年輕人不要忘記傳統工藝,要通過自己的研究和成就將祖國的精粹傳承下去。一言一行,一摺一疊,都體現出老藝術家對摺紙藝術的熱愛,對中國文化的陳釀,表現出老藝術家想要將這們藝術延續與發揚的無私心境。
參加此次活動的老師表示,大家本著對摺紙藝術的喜愛來到現場,向老藝術家學習了解摺紙的歷史,參觀摺紙作品,學習摺紙的技巧,並親身感受成功將一張張彩紙變成作品的喜悅,不枉此行。希望李老師的再次到來,使黃水中名師工作室能更多次地舉辦類似的學習交流活動,讓老師們有更多的體驗傳統藝術的機會。
摺友會2017年3月29日報道
摺友會2016年總結報告兩位副會長,委員們,全體會員們大家新年好!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 2016年是摺友會豐收的一年! 摺友會在2016成功轉名,由原來的香港摺友會更名為摺友會,預示著摺友會將再不只是局限於香港,而是走向國際化,特別是吸納大陸的人才,共同推廣摺紙藝術。 2016年一月,由我們會的宣傳幹事張燕鐸先生籌備組建的臺灣摺紙協會正式成立。三月,香港會員應香港康文處的邀請,在香港海旁軍事博物館教摺紙。四月,副會長李星旺先生和他的學生登上了武漢電視臺一臺《第一衝擊波》的專題節目,宣傳摺紙藝術。六月,副會長常文武博士赴臺灣幾間中學演講摺紙與數學。七月,宣傳部長許建民老師在北京約會了幾個摺友召開了摺紙會議。八月,副會長常文武博士南下廣東中山開會,約見了居住在中山和中山附近的幾個會友交流摺紙藝術和摺紙數學。八月,委員鄺偉文老師也在中山搞摺紙推廣活動。九月,香港的會員受邀在葵涌邨的萬家歡樂賀中秋的活動中教街坊摺紙。9月9日中山電視臺採訪了我們會的委員鄺偉文老師。 2016年我們會的宣傳幹事陳曉先生參加了在意大利和英國舉辦的“大國工匠”中國傳統手工藝展覽,把中國的摺紙藝術帶出國門。11月,香港的會員參加了葵涌邨藝聚坊的藝術推廣活動。遺憾還有其他各地會員很多的摺紙推廣活動不能盡錄。 2016我們會的主題活動是由宣傳幹事Joan Sallas組織的,有會員黃曉嫻小姐參加的在荷蘭等地舉辦的慶祝徐氏針線匣轉贈150周年的紀念活動,活動中展出了很多由Sallas收集的中國古籍摺紙書和中國近代摺紙書,Sallas研究世界各地的摺紙發展已經有二十三年。 2016年底,我們會很幸運得到原中國最大的紙藝入門網站紙天堂http://www.lusiya.com的支持,要求與我們會合作,共同推廣摺紙藝術。目前紙天堂網站已經新增設了摺友會摺圖專輯專屬區。 2016年由宣傳部長許建民老師領導的宣傳部所做出的成績最為亮麗,連續出版了兩期《摺友》,特別是《摺友》第二期獲得了很多網友的好評!宣傳部副部長王均暉先生和副部長田冬旭先生,美術設計郭楠先生也為《摺友》的編輯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在這裏,我特別要代表摺友會感謝參加了2016IOIO國際網絡摺紙奧林匹克大賽的會員,感謝你們為我們會爭得了榮譽。 成績已成過去,希望在2017年全體會員繼續共同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
招思良 摺友會會長 2017年2月4日 摺紙助力STEM思維養成STEM代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STEM教育就是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的教育。它具有交叉集成性,讓孩子能夠把零散知識變成一個互相聯繫的整體,是一種跨學科的學習方法。STEM教育在美國已經推行10年了,STEM教育的好處,可以說為未來培養了四個最需要的能力--創新的能力、獨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動手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除此之外,它還是一種激發並保持孩子學習熱情的教育方式。大家熟知的樂高和當紅的機器人是兩個最為成功的案例:這類課程融合了包括生物、物理、機械、數學、幾何、電子、工程、藝術、建築等一系列綜合學科。不過STEM遠不止於此……例如摺紙,就是融合了數學、工程、科學和技藝的綜合體。摺紙讓STEM活動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在玩中學到了數學知識。 復旦大學的數學博士常文武老師是國內STEM領域的先驅,首創了將把摺紙融合數學教理並運用到教學實踐中,旨在通過摺紙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激發學習興趣。 常博士是摺友會副會長,上海市普陀區現代教育技術中心跨學科高級教師,全國首批英特爾未來教育骨幹教師。2013年起,常博士潛心研究摺紙在數學中的應用,連續在《科學》等雜誌上發表10多篇論文,兩度參加上海科學藝術展,2014年出版《動手動腦 玩轉數學》一書。 說起摺紙,大家印象中最深刻的還是小時候的工藝摺紙,在幼稚園老師的指導下,不一會兒就能摺出一只小青蛙或是小鴨子,是個有趣的小玩具。 除此之外,大家有所不知的是,摺紙和數學其實有著緊密的聯繫,在國外數學摺紙已經充分運用到了教學實踐之中。數學摺紙和普通摺紙的主要區別在於--不特別關注作品的藝術性,而重在揭示或詮釋數學概念。 在國外,甚至有一門課程就叫“摺紙數理學”,專門探究摺紙中的數學原理,二戰以後該課程體系步入長足發展期,羅伯特朗、托馬斯哈爾,還有艾瑞克迪美等世界著名的數學家是它的代言人兼粉絲。 最最重要的是,敲黑板啦——摺紙也是開拓數學思維的有力工具! 摺紙最大的好處在於鍛煉培養數學思維 空間想像能力 摺疊、旋轉對孩子幾何以及透視圖的學習和應用有很大的啟迪。 邏輯思維能力 整體規劃步驟,提升解題思維 記憶能力 打亂、還原和特定的口訣公式,是學習應用的基礎。 創造 沒有唯一答案 真正的STEM教育有意識地將孩子置於問題解決的真實情境之中,引導他們通過持續地動手操作,增進對科學概念的深層理解,提高他們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寫福,接(摺)福迎新春。 中國人習慣在春節期間家家戶戶門上倒帖“福”字,期盼新年福氣的到來。一個“福”字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對美好未來的祝願,形成獨具特色的“福文化”。“福”字與“蝠”諧音,人們常常把蝙蝠形象來寓意“福”的內涵,生動活潑。 2017年1月22日報道 介紹摺友會的兩個IT人摺友會網站能發展得這麼迅速,完全得力於建立這網站和創建摺友會的兩個核心成員陸炳光先生(網名:何西,前摺友會副會長)和林杰勇先生(摺友會委員)。 何西是香港早期的IT人的其中之一分子,是他首先提議建立這網站,並做好了前期的建站工作。購買空間和網址,規劃版塊,設置版面等工作都由何西完成。網站板頭設置了一排按鍵,使用者可以點擊這些按鍵直接進入相關的空間。左邊設置了兩大版塊“摺友園地”和“摺紙天地”,網站使用者可以在這兩大園地找到相關的資訊。 阿勇是新進的IT人,年青好學,最近他為網站加進了很多新功能並新增了中文繁體,中文簡體,英文和日文的選擇功能。網站的使用者點擊左邊的摺友會LOGO就可以找到聯絡我們的方法,個人版塊的板頭不但設有可進入本網站其它版塊的按鍵,還設有直接進入個人在其它網站的博客的按鍵。阿勇還在網上找到一本很好用的影集加進了我們的網站,只要你在影集點擊一下小圖,就會變成大圖,再點擊一下大圖,大圖就會自動消失。相冊右下角有幻燈功能鍵,點擊就可以自動播放照片,還可以很方便地設置每張照片的停留時間。 摺友會網站在他倆人的努力下,今後將會有更多新功能的開發,只要你能成為我們一分子,相信會為你使用網上資訊帶來極大的方便。 資料由招叔提供 圖一右是何西,圖二左是杰勇。 一堂有趣的摺紙課。文/上海市洋涇菊園實驗學校沈葦老師(摺友會會員) 走進教室,聽到孩子們歡快節奏的歡迎掌聲,上課的我呀,熱血沸騰。當學生看到課件上展示的各種摺紙作品和動畫演示時,瞪大了眼睛,發出陣陣驚歎聲。製作實踐活動採用了摺友會副會長常博士設計的“正十二面體檯曆”,寓意:伴你2017一整年”。由於攜帶材料和上課時間有限,讓孩子們兩人一組合作完成。幾何拼插球體極具挑戰性,最後,一組女孩子用了20分鐘第一個完成作品。孩子們完成作品後的表情都是一樣的,滿滿的都是幸福感!
和班級帶教老師交流後發現,孩子們在學摺折紙過程中的表現,的確反映出他們的智力、能力、個性。一個摺紙作品考驗孩子們的不僅僅是動手能力,更多的是觀察力、記憶力、空間感,順序感以及分工合作…… 摺紙像一縷清新的空氣,吹進高三孩子繁忙學習生活,滋養著他們的心田,相信多年後孩子們仍會想起2017年一月的那一個週六、那一堂折紙課、那一個正十二面體…… 把摺紙的歡樂帶到農村文/摺友會會員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向陽小學小魚老師 為豐富農村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不斷優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讓孩子們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向陽小學摺紙社團的張紅勤老師(摺友會會員),帶同該校“摺紙達人”文爍然同學(摺友會會員),到聯合建新村開展寒假“春泥計畫”活動之——“喜迎‘金雞’樂紙藝”活動。他們給現場的小朋友們帶來摺紙體驗——“年年有魚”。張老師帶來了摺紙社團的部分作品,一個個製作精美的作品,折服了在場所有人。同時,張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色彩豐富的紙,手把手教小朋友們如何將一張普通的紙,摺成形態可掬的小魚,並串成串,給農村的小朋友送上了很多歡樂。 2017年1月15日報道 “百摺不撓,躍然紙上”上海市浦東新區創意折紙比賽活動簡訊 雞年正十二面體年曆今年我們會副會長常文武博士提議印制雞年正十二面體年曆,並且用平行四邊形設計,印出來效果非常好。前兩天我們會長想設計用A4紙摺制的有十二只雞的正十二面體年曆,但擔心在這麽短時間內集不齊十二只原創雞 ,感謝中、港、台摺友的大力支持,使我們會在很短時間內就完成了A4紙的雞年正十二面體年曆的設計,因為我們會今年已 經印制了年歷,因此,打算明年狗年印制有十二只狗的正十二面體年曆,想投稿的摺友可以提早准備創作狗作品了。 備注:想自己制作一個的,可以下載附件打印,摺制時背面可以加一張環保紙(指用過廢棄的A4紙或者舊報紙)一起摺,這樣可以加固作品。因各款打印機型號不同,因此,打印出来的白邊有多有少,但是摺制時這些白邊不須要裁掉,按照紅色山線摺疊即可。 我們會新一屆補選的副會長常文武博士簡介
常文武博士,上海疊紙數學教育研究會籌備組核心成員。致力於數學摺紙研究多年,曾經出席國際數學會議向大會介紹數學摺紙。與他人合著《動手動腦 玩轉數學》一書和出版了個人專集《趣味數學摺紙教學案例集》一書。2014年受邀赴澳門向中華教育會教師介紹推廣摺紙。代表作有埃舍爾積木,凱利環。對於填充空間的四面體頗有研究。
我們會宣傳幹事Joan Sallas簡介Joan Sallas最近提交了申請加入香港摺友會的有關資料,2016年1月11日獲得我們協會確認正式成為我們協會的會員,並且獲得委任為我們協會的宣傳幹事。他是一個居住在德國的加泰羅尼亞人,這二十二年來,一直以"摺紙在中國"這一課題作為研究對象,他已經找到有力的證據,証明了一八六六年有一個叫做徐文恵的中國人創作了紙摺的針線匣,並且把他送給了一個法國人,下方圖片是送贈證書和徐氏針線匣。 Sallas對徐氏針線匣的研究非常有意義,或者可改變人們對現代摺紙藝術既有的觀念。現在摺紙界普遍認為現代摺紙藝術是指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由日本人創立的,英文Origami摺紙一詞就源自日語翻譯而成,經Sallas研究得出的結論證明徐氏針線匣是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由一個叫徐文惠的中國人所創作,Sallas的研究所得出的結論把現代摺紙藝術的形成推前了一個世紀。上圖照片是我們協會的宣傳幹事Joan Sallas. ![]() ![]() ![]() 新當選的摺友會宣傳部長許建民老師簡介
許建民老師現居北京,是摺友會委員,IT工程師,摺紙教育工作者,擅長使用電腦畫摺紙作品的摺序圖。許老師是五彩魚折紙教育創始人之一,致力於摺紙在幼少兒及青少年教育方面的應用研究,在教學實踐中結合摺紙的特點及現代教育的理念開發出用於培訓的系列摺紙教材。 目前擔任摺友會宣傳部長一職,主要負責《摺友》電子雜誌的編輯工作。 新增的【藝數摺學】板塊簡介我們會宣傳幹事李政憲老師從2008年開始編寫了不少摺紙與數學教材與教案,為使更多朋友了解這些課程加以推廣,遂於2015年七月份成立了藝數摺學社團,也藉由大家把相關的資料,作品與想法不斷PO到社團互動與分享,使更多朋友得以檢視,讓每個作品都可以更加成熟與容易操作,進一步辦理線上與實體共備課程,也可以使這個社團更蓬勃運作下去。我們會以摺紙教育為宗旨,主要是摺紙數學和摺紙藝術的教育,與李政憲老師的意念一致,因此,經李老師同意後,決定在我們會網站上增加【藝數摺學】板塊,歡迎有同一理念的老師投稿,合用的稿件我們會免費登載於我們會的網站上,版權仍然歸投稿者擁有。對藝數摺學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登入如下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08923286120994/?__mref=message_bubble 今天在帝都北京召開摺紙會議今天下午二時,來自不同地方不同摺紙組織的十個摺友歡聚帝都北京五彩魚紙藝文化院召開摺紙會議,摺友會會長招叔也通過視頻連線作了講話,摺友會副會長常文武博士今天也到了北京,他會找時間和我們摺友會的會友相聚。 今天參加會議的名單如下:左排由前至後 許建民(北京五彩魚折紙),趙戌元(白薯 折紙吧),俎昊辰(折紙陳樹 保定),何愷(上海 ),王淏(軒轅 黑龍江);右排由前至後 宋安(校長 北京),白敬軒(河北 邯鄲),周文成(北京),梁鑫戈(魂魄 山東淄博),王均輝(葫蘆 山東萊蕪)。 2016年7月30日報道 |